黄蜂险胜雄鹿,三球制胜引争议:NBA录像回看规则揭秘

7M直播11月17日讯 在今日凌晨刚刚结束的一场NBA常规赛中,黄蜂队以115-114险胜雄鹿队。比赛最后时刻,黄蜂队的三球(拉梅洛·鲍尔)造成雄鹿队当家球星字母哥(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)犯规,并通过两罚全中锁定胜局。然而,这一犯规判罚却在赛后引发了广泛争议,不少球迷对裁判未能主动观看录像回放表示不解。
针对这一争议,我们深入查阅了NBA的录像回看规则,发现裁判在比赛中并没有主动发起录像回看的绝对权力。NBA规则明确规定,录像回看必须基于特定的“发起理由”,而这些理由涵盖了比赛中的各种情况,但并非所有争议判罚都能触发录像回看机制。
具体来说,NBA的录像回看规则共有16个“发起理由”,包括进球、犯规、恶意犯规判断、冲突处理、时间问题、投篮得分判定、clear-path犯规判断、罚球球员确定、投篮时间调整、合理冲撞区判断、干扰球判定、无球犯规判断、球员数量问题以及进球类型和时间判定等。只有当裁判在比赛中遇到这些情况且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时,才能发起录像回看。
在黄蜂与雄鹿的比赛中,字母哥的犯规虽然引发了巨大争议,但并未触及上述任何一个“发起理由”。因此,在雄鹿队没有使用教练挑战的情况下,裁判无法主动观看录像回放对判罚进行复核。
值得一提的是,NBA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裁判主动发起录像回看并改判的经典案例。例如,在当年的骑勇大战中,杜兰特撞倒詹姆斯的争议判罚就曾引发过录像回看。当时,裁判以“不确定詹姆斯是否站在圈外”作为“发起理由”发起了录像回看,并最终以“詹姆斯没有提前站住防守位置”为“改判理由”,改判詹姆斯防守犯规,杜兰特随后两罚全中扳平比分。
然而,这样的案例毕竟少数,NBA的录像回看规则旨在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,但同时也需要裁判在比赛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。在黄蜂与雄鹿的比赛中,尽管裁判的判罚引发了争议,但比赛结果已经尘埃落定。对于球迷来说,或许只能期待未来NBA能进一步完善录像回看规则,以减少类似争议的发生。